新塘居然之家經銷商跑路:歐派、顧家等品牌被曝管理漏洞
近日,廣州新塘居然之家商戶集體跑路事件引發廣泛關注,涉及歐派、顧家家居等多個知名品牌。消費者投訴稱,經銷商捲款跑路導致訂單無法交付,損失金額從數万元至數十萬元不等。事件暴露出家居行業在經銷商管理、資金監管等方面存在嚴重漏洞,多家品牌方緊急回應,但輿論質疑其責任劃分模糊。
一、事件概述:經銷商跑路引發連鎖反應
據消費者反映,新塘居然之家內多家品牌經銷商在未告知的情況下突然撤店,已支付的定金或全款訂單無法兌現。部分消費者提供的合同顯示,款項直接打入經銷商賬戶,品牌方未介入資金監管。以下是涉事品牌及消費者損失統計:
品牌名稱 | 涉及金額(萬元) | 投訴數量 | 品牌回應 |
---|---|---|---|
歐派家居 | 50-200 | 32起 | “協助追償,但非直接責任方” |
顧家家居 | 30-150 | 28起 | “已終止合作,建議走法律程序” |
索菲亞 | 20-80 | 15起 | “提供部分產品補償” |
二、行業痛點:經銷商模式風險集中爆發
此次事件折射出家居行業長期存在的管理問題:
1.資金監管缺失:品牌方對經銷商收款賬戶無統一管控,消費者資金安全無保障;
2.資質審核流於形式:部分經銷商通過挂靠方式進入賣場,實際抗風險能力極低;
3.售後責任推諉:品牌方與賣場互相踢皮球,消費者維權成本高昂。
三、消費者維權現狀:超六成投訴未解決
截至發稿,新塘居然之家共收到投訴87起,解決率不足40%。以下是維權進展數據:
維權方式 | 人數佔比 | 成功率 |
---|---|---|
與品牌協商 | 45% | 18% |
賣場介入 | 30% | 25% |
法律訴訟 | 25% | 52% |
四、專家建議:三方面完善行業機制
1.強制資金監管:品牌方應要求經銷商使用指定賬戶,並設立消費保障基金;
2.賣場連帶責任:居然之家等賣場需承擔商戶資質審核失職的賠償責任;
3.建立黑名單制度:行業協會應共享違規經銷商信息,防止異地換殼經營。
五、後續追踪: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
廣州市消委會表示,已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品牌和賣場展開調查,擬出台《家居行業預付式消費管理辦法》。歐派、顧家等品牌承諾將優化經銷商准入機制,但具體措施尚未公佈。本事件持續發酵中,消費者可通過12315平台登記投訴。
(注:本文數據統計週期為2023年10月1日-10月10日,來源包括黑貓投訴、微博話題及媒體報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