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翠景台三期交付次日降價40%:業主集體維權要求補差價
近日,西安翠景台三期項目因交付次日突然降價40%,引發業主集體維權事件,迅速成為全網熱議話題。業主們質疑開發商“惡意降價”,要求補差價或退房,相關話題在微博、抖音等平台閱讀量已突破千萬。
事件背景
翠景台三期項目位於西安市未央區,由某知名房企開發,原單價約1.8萬元/平方米。業主於10月8日完成收房,但次日(10月9日)開發商突然推出“清盤特惠”,單價降至1.1萬元/平方米,部分房源甚至低至0.9萬元/平方米,降幅最高達40%。
時間節點 | 事件內容 |
---|---|
10月8日 | 業主完成收房手續 |
10月9日 | 開發商宣布降價40% |
10月10日 | 300餘名業主聚集售樓部維權 |
10月12日 | 開發商回應稱“市場行為” |
業主主要訴求
1. 要求開發商補足差價或退房
2. 質疑降價行為違反《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》
3. 呼籲監管部門介入調查
業主損失測算(以100㎡為例) | 金額(萬元) |
---|---|
原總價 | 180 |
降價後總價 | 110 |
直接損失 | 70 |
開發商回應
開發商表示降價是“市場行為”,並出示了以下數據:
項目銷售數據 | 數值 |
---|---|
三期總套數 | 1200套 |
已售套數 | 856套 |
去化率 | 71.3% |
專家觀點
1.法律專家:若合同無特殊約定,開發商有權調整價格,但需注意《反不正當競爭法》相關條款
2.房地產分析師:反映當前樓市去庫存壓力,預計類似事件可能增多
3.經濟學家:建議建立房價異常波動預警機制
網友熱議
微博話題#西安樓盤交付即降價#閱讀量達2.3億,主要觀點:
• 支持維權派:認為開發商失信
• 市場派:認為買賣自由
• 觀望派:擔心引發連鎖反應
平台 | 相關話題熱度 |
---|---|
微博 | 2.3億閱讀 |
抖音 | #西安維權 播放量5800萬 |
知乎 | 登上熱榜第7位 |
事件最新進展
截至10月15日,未央區住建局已介入調查,要求開發商提交相關銷售資料。業內人士預測,此事可能推動地方政府出台更嚴格的房價備案製度。
深度分析
該事件折射出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三大矛盾:
1. 開發商去庫存壓力與業主資產保值需求的矛盾
2. 市場調節機制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矛盾
3. 期房銷售制度與現房價格波動的矛盾
值得關注的是,類似事件並非個案。據統計,2023年下半年以來,全國已發生6起交付前後大幅降價引發的維權事件,地域涉及武漢、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